2011-07-20

忆表姐宁和 (by Alex Ding)

    宁和是我大姨的女儿,比我大几岁,是我的表姐。 虽然我们从小都住在北京但是见面的机会很少。 宁和是在长沙上的大学,从1982年起她又去了美国和德国学习和工作,而我1992年去日本留学,因此我们在国内很少有机会见面。

    2000年9月到2001年10月作为访问学者,我有机会在美国工作一年。 我当时是在北卡州立大学工作,而宁和的家在新泽西,相距也很远,因此还是很难见面。 我在Thanksgiving期间(2000年11月)飞到New Jersy去她家玩了2天。 宁和到机场接我,当晚她给我们做了一顿丰盛的感恩节晚餐,主菜是烤火鸡,还有其他一些配餐、水果、甜食。 我和宁和、她女儿、侄子,还有她嫂子家的亲戚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感恩节。

    后来在回国前夕(2001年9月)我利用1个月的时间集中游览了一下美国的中西部。9月22日-27日, 我与宁和一起游览了Lake Tahoe, Reno City, Virginia City and Yosemite等著名的风景名胜。 宁和很喜欢旅游,她说每年她都会利用休假的时间四处旅游,而我在中国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假期去各地旅游,这次正好我在美国,所以我们就一拍即合,约好一起行动了。 我们的目的地是Lake Tahoe,顺道又去了其它几个地方,整个行程一直是宁和开车,因为我在美国时间太短,开车技术不行,对路况也不熟悉,因此她一直坚持自己驾车,我帮她看地图,把握方向,我们一边走一边聊,还不时停下来休息和拍照片。 宁和非常热爱生活,喜欢旅行,去过很多国家,对各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都了解很多,知识面又广,所以这一路上我也跟她学到了不少东西,留下了一段愉快、美好的回忆。 遗憾的是我们竟然忘了照一张两个人的合影。

   2001年10月初我就回到中国,之后在北京又见过宁和几次。 2009年我听说宁和得了癌症,还和我是同一种癌,并且发现的有点晚,我感到很震惊,也很为她担心。 她患病期间,我经常和她通电话,随时了解他的病情,也给她一些营养和药物方面的建议以及对治疗方案的看法,我经历过手术、放疗、化疗、肠粘连、再次手术等过程,而她也面临同样的治疗,我真希望我的经验会对她有点帮助。 但是很遗憾,美国对于癌症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方案和中国有太多的不同,而她又不能去左右医生的想法,所以国内的一些治疗理念在她那里很难实现,我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。 我劝过她很多次回国治疗和休养,中国的医疗条件可能不如美国,但是我们对癌症的综合治疗方案,除了手术、放化疗之外,还可以配合中医中药、气功、太极等综合调理的方法来治愈癌症,效果应该会比简单的杀死肿瘤细胞好一些。 但是她的事业心太强了,一直不愿意放弃工作,治疗期间还坚持自己开车上班,而且做了很多次化疗之后对身体的伤害很大,体质很弱,无法承受旅途的劳累,她老是说等身体好点了就回来,没想到却没能等到这一天。 宁和在生病期间一直很坚强、乐观,积极配合治疗,在饮食上也注意加强营养,增强抵抗力。 每次电话中她都是很乐观的告诉我她又经历了一次化疗,状态还不错,正在恢复。 我很佩服她与疾病顽强搏斗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,不过病魔最终还是残酷的夺去了她的生命。 虽然宁和表姐过早地离开了我们,但是我将永远怀念她,并祝她一路走好。

2011-07-12

永远的思念 (by 路小彦)

春季,接到湘利从美国打来的电话,告知她在美国陪伴女儿的生活很好,并计划于五月回国。我很为老同学高兴, 也期盼所有身在异国他乡的朋友们都生活得幸福。继而,湘利又传递了一个沉重的话题,宁和生了重病。我不由心中一惊,抄下宁和家中的电话号码,随后数次呼叫,无人接听。由于常常出差在外,身不由己,不好把握时差,又抱有一份自信的心理,宁和身体那么好,美国医疗条件和技术都很好,况且我将在秋季去美国出差,会去看望她......    而今天,这一切都化作我心中永远的遗憾,永远的思念。

宁和,七十年代,当祖国尚未走出阴霾岁月之时,我俩结伴乘车从首都来到湘江之畔求学,从此成为无话不谈的亲密挚友。数十年你我南来北往,彼此想念,进入耳顺之年,仍难以忘怀那段意气风发的特殊年代。你已享受了精彩丰富的人生,活得潇洒,活得大气,活得坦诚,活 得坚毅,愿你在天堂依旧如此,我们的对话依然不断。

想念你的,

路小彦

2011年7月9日

2011-07-04

深切怀念宁和妹妹 (by Lily Wang 王丽丽)

当一位朋友在MSN上告知我的好友宁和妹妹突然离世的噩耗时,我不知所措,甚至希望这不是真的。这两天,我的脑海中总是浮现她熟悉的身影,亲切的笑容,清晰和美的声音,与宁和相识相知的往事一幕幕浮现出来,难以忘怀。19775,我从北京到坦赞铁路专家组工作,到达工作组大院的第一天起我就和宁和同住一室,朝夕相处整整两年。她比我早到专家组一个月左右, 我一住下就得到她热情的接待,使我有到家的感觉。她给我的最初印象是气质平和而高贵,性格外柔内刚,热情大方,真诚友善,为人做事很有原则,有很强的进取心和求知欲,工作认真踏实,一丝不苟。她热爱生活,喜欢运动,充满朝气。相处短短几天时间后,我们就已经做到无所不谈,很快,我们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,情同姐妹。早上我们一起到海边早读,然后一起吃早餐,一起上班,在班车上,我们总是坐在一起,欣赏窗外的景观,下班后,我们经常一起打篮球这恰好是我们共同的爱好,那时候大院的女生很少,经常只有我们两个人,我们喜欢打全场,跑得很开心,晚上我们一起学习,交流一天的工作,谈论周围发生的事情。当时专家组的工作比较紧张,生活比较单调,有这样一位好姐妹相伴,使我们在国外两年的生活过得很充实,很愉快。

回国后,我们经常见面。每次到铁道部办事,中午我都要抽空去她家里和她叙旧,畅谈现实和未来。正如一位老朋友所言,宁和注定不是一个甘于平庸、安于现状的人,她的进取精神和求知欲望驱使她于1982年毅然辞去国内的好职位远赴美国求学,留学的生活很辛苦,很拮据,回国后她请我去她家,告诉我她计划长期出国工作,迎接更大的挑战。定居美国后,他给我写信,打电话,我知道她在美国的生活很不易,自己带着女儿生活,还要全职工作,但她总是那么乐观,那么自信,从不抱怨。大约1995年,我在纽约和她最后一次见面,记得当时我们都很激动,深谈了很多问题,一直到深夜她才依依不舍的和我告别,没想到这竟我们今生最后一次见面。

后来,我们只是通过电话交流。遗憾的是由于我们都变更了住址和电话,失去联系多年。几年前,我来到澳大利亚墨尔本定居。这两天我总在后悔,要是能早一点联系到她有多好,说不定她会来澳洲旅行呢,她是那么热爱生活,喜欢旅行,勇于探索,她一定还有很多的梦想没有实现。我真心希望上天能够帮助她,让她在天堂也能圆梦。

我深切地悼念我的好妹妹宁和。我们将永远怀念她。

愿她在天堂安息!

王丽丽

201175日于墨尔本

2011-07-01

深切悼念宁和女士 (by Hao Guo 郭浩)

进入盛夏的北京近日来阴雨连绵,甚至电闪雷鸣,暴雨倾盆。今天一早开始,雨又是断断续续的下个不停,搅得人心烦意乱。或许这样天气预示着某种不祥。果然,午饭刚过,突然家中的电话铃声响起,电话机报出的是一个陌生的国际长途号码,来自于我数十年前在援建坦赞铁路期间并肩工作的一位老友 – 至今我仍称他“小包”。我们中断联系大约已逾10年之久了。听着话筒里从美国传来的久违的熟悉声音,令我既兴奋又亲切。然而,老友继而告知我一个坏消息: 我们当初在坦赞铁路朝夕相处的援外战友-我们的好姐妹宁和女士于日前在美国英年病逝。

听到这一噩耗,我的心情从刚才老友重逢的喜悦中一下子坠入悲痛的深渊,犹如冰火两重天。窗外充满阴霾的天空,一如我心中乌云翻滚般的哀痛。往事如烟,别梦依稀,从上世纪70年代初至今,我与宁和女士的友情交往一幕幕在我的脑海中浮现。

最初在坦赞铁路相知共事的岁月历时大约5年。当时,我们都是二、三十岁的年轻人,而且“文革”尚未结束,但是身处坦赞的异国他乡,我们的思想还是相对自由的。虽然工作是紧张的,甚至是繁重的,生活是单调的,甚至是枯燥的,但是因之我们拥有的友情,我们成天满面春风,业余活动丰富多彩,活得快乐、无忧、真实。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,又是充满纯真的时代。我们都是翻译,我年长宁和五岁,在工作中,我是她的组长,是她的领导,在生活中,我们亲如兄妹。

宁和留给我的印象是深刻的、美好的、独特的、难以忘怀的,她拥有大家闺秀般的高贵气质,外柔内刚的秉性,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,孜孜不倦的求知欲望,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,谦虚大度的处事原则…..她写的字永远是端正和娟秀的、一丝不苟的,她的衣着无论穿什么,总是十分得体和大方,干净和利落,她说话总是柔声细语、亲切悦耳,她的笑容总是那么内敛和高雅,她的一举一动总使人感到一种宁静与和谐 - 正应了她的姓名所展现的宁和之美!

上世纪70年代末,我们相继回到国内后,她任职于中国改革开放后新组建的“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”,不久即晋升为局级干部。在当时能有幸到这样的央企工作,是很不易的,而且前途无量。然而,宁和注定不是一个甘于平庸、安于现状的人,她的进取精神和求知欲望驱使她于1982年即毅然辞职远赴美国求学,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走出国门求学深造、探索真理的先驱者之一。记得,当初我受任职的中土集团派遣常驻日本东京。1984年春夏之交,宁和从美国回国休假,我邀请她顺道在东京逗留数日。我们相伴游览了富士山、箱根温泉、日光等著名的风景名胜。

1987年,我又一次受命前往德国法兰克福常驻工作。宁和在我赴德国前也从美国转往德国继续求学和工作,离我的工作地约200公里。我们曾数次利用周末会面叙旧,畅谈人生的抱负,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和事业的追求等。

随后不久,宁和又再次赴美国工作。我于1993年初去美国出差约两周,几乎每晚我们都互通电话,大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兴致。

其后,我常驻阿联酋多年,直至2003年回到国内后,我与宁和在北京多次见面。记得最后一次是在2006年春天,她携带女儿和女儿的男友回国度假,我们一起吃饭叙谈。临别时,出乎我的预料,宁和情不自禁的给了我这位老大哥一个bear hug(拥抱)。想不到,这竟成了我们之间的永诀。

世事沧桑,斗转星移,走过高山,走过流水,走过我与宁和近40年的交往和友情的岁月。往事依然历历在目,恍若昨日,宁和留在我记忆中唯有美好和坚强,一如她的名字 – 宁静与和谐之美。

我深切的悼念我的好妹妹-宁和女士的英年早逝。我们将永远怀念她。

愿她在天堂安息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 郭 浩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201171于北京